7月7日下午,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绿色发展企业家高峰对话”主题论坛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展开深度交流分享,共话“新型储能产业绿色发展”。
“‘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的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积极在储能产业和技术方向引领国际的发展。发展绿色储能技术内涵要求在长效设计、低碳制造、高效运维、绿色回收上进行考虑。同时,在储能产品生产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和‘三废’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及良品率。”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教授、副主任陈永翀表示,未来,在有可能情况下, 结合电池前端长效设计,发展易回收的储能专用电池。新型储能特别是电池储能要迈向更大规模,一定要在绿色生态发展方面创新发展相应的技术。
(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教授、副主任陈永翀
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执行董事、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认为,电动汽车的普及,不但会改变能源的消费格局,也有可能给储能产业带来很大变化。“未来电动车的用电总量会非常庞大,相当于今天全中国每天消费的总电量。同时,电动汽车电池的循环寿命实际上远高于整车使用寿命,有大量富余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可以用来做储能。”杜兰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储能方式,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能源使用方式,新能源汽车想要大范围普及,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执行董事、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
普洛斯集团新能源平台储能业务负责人王竞川表示,从产业布局角度,贵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稀有金属的资源,都是构建电化学储能为基础结构的主要原材料,例如,电池的正极、电池负极和相关材料在贵州都有非常好的丰富的储量和一定程度的加工能力,对于产业落地有资源优势。
普洛斯集团新能源平台储能业务负责人王竞川
“贵州积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大家可以感觉到新型储能产业是一个产业链极具深度、前景的行业,对于贵州未来10年、20年、30年、60年的时间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产业和积极发展的意义,这是非常大的行业,万亿级的行业。”王竞川表示,希望在储能产业链里面进行实体制造业,特别是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布局。希望通过投资进行像风光一体化的能源基地建设,真真实实把资金投入到本地,把技术留在本地,最后把产业留在本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杨 陈玲
编辑 申川
二审 余昌旭
三审 顾海凇